刊物搜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24:00
周六至周日 :9:00-24:00
 联系方式
微信及客服热线:15180868089
客服热线1:13087812220
联系方式

联系人:金老师

电 话:15180868089

邮 箱:zgddwy@126.com;jsy16332@126.com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万江路


新闻详情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管理初探

 

[1]吉林省前郭县海勃日戈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满海力  131117

[2]吉林省前郭县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局  周国华  131100  

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大研究课题,时刻关注农业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关心农民民生问题,在我国经济全方位快速发展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管理更是这一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因为它在一定时期内是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进程的重要任务。尽管我国欠发达农村地区在国家经济政策和发展导向的引领下,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已得到极大提高,整体发展已走向稳定、健康的方向,但在农村经济管理的机制、路径、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弊端,如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这些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立足于农村经济现状,深入探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努力寻求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管理的路径与策略成为关乎全局的重要议题。

  一、基本概念及内涵

   农村经济管理可以直接理解为以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为根本依据来进行的自觉的、有组织的宏观管理活动。[[1]]农村经济管理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自觉、有组织的宏观管理活动,其根本依据就是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其基本前提是确定生产发展目标;其管理过程就是对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2]]所以农村经济管理活动就是在国家经济总体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根据本地区的条件和市场经济环境,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并采取进行生产要素的重新调控的过程。[[3]]

   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匮乏、管理人才层次落后、信息网络不发达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依据上述内涵的界定,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出局部地区生产发展目标、管理决策等要素的欠缺,但同时也反应出未来管理战略方针、调控策略具有较大的可提升潜力和可发展空间。因此,深刻理解农村经济管理的实质,把握好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基本要素,是推动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前提。

  二、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弊端  

   受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欠发达农村地区农村经济管理在体制建设、政策落实、流通渠道、市场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管理机构设置没有顺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经济基础底子薄弱,欠发达农村地区为了保证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而长期形成的一整套旧的管理模式,难免脱离计划经济时期的窠臼。管理部门尽管看上去分工明细,但并不能做到职能上的有机配合。各自为政、职责分割、协作壁垒的现象使这种机构设置状态显然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机构运行缓慢使其办事效率无法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及时的协调反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产、供应、销售、服务联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也就不可能得以实现。

   2.经济活动中市场、流通领域体制有待完善

   由于处于信息相对闭塞状态,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市场机制得不到有效激活,市场基础设施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比如,一些地区农产品的价格标准体系由于没有参与市场竞争而得不到健全。农产品的流通由于供求信息规模的限制而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特征。市场经济特征不足使得商品流通不能真正步入市场化的轨道,这种落后体制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阻碍了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化、现代化的脚步。

   在生产模式方面,分散的、单个家庭农户式的生产模式,使得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和集体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水平较低。这样的经营模式无法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农贸综合企业竞争,也就不能融入现代农业经济的市场领域。这也是欠发达农村地区长期没有形成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的原因所在。

   3.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经济基础落后导致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原生地人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工薪待遇受经济水平影响较大,这些地方往往不具备吸引人才的优势。没有先进的知识结构、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和水平,得不到及时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的机会,上述原因使得当前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管理队伍的文化层次和管理意识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需要,是当今欠发达农村地区普遍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经济运行市场化的阻碍因素。

  三、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措施

   针对我国欠发达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我们应当顺应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为立足点,以努力修正落后的农村经济管理机制为切入点,行之有效地制定出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措施。具体做法是:

   1.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首先要做出合理的规划,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前提。要以增加农业收入为关键目的,因此需要合理、完善的体制作为保障。因此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任务必须要顺应经济发展大局,努力解放思想、转变管理理念。要着力在机构改革和制度创新上做文章,不断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的新路径。各级基层干部要最先转变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管理的思路,比如在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上采取新举措;合理配置落后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在农业各项功能的拓展方面加大力度,尽一切可能完善农业经济的产供销链条,是农业经济走上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

   2.建立以维护农民利益为目标的有效机制

   我国政府历来要求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要以切身农民的利益为前提。欠发达农村地区各级政府要努力倡导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满足农民的基本诉求表达,统筹协调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还应当加强经济管理机构自身的责任意识,明确管理职能,深刻理解管理机构的职责就是要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利益、服务于农民正当的经济活动,而不再是计划经济环境下强权控制。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农民参与经济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基本群众管理经济事务、自行调解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自治能力。

   3.提升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素质

   从稳定队伍角度出发,要积极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条件,从人事政策和工薪待遇方面解决面临的困难。在农村各级乡镇实行人员定岗定编制度,确保农村基层经济管理的专人负责制度得到确立。

   从提升管理水平角度出发,要大力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知识,把握好国家关于农村经济的政策法规,切实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规律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实际经济状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市场经济、提高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活水平的新路子。



[[1]]武卫敬.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2:69-70.

[[2]]赵宇. 浅谈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J]. 价值工程,2011,03:132.

[[3]]兰学莉. 加强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管理的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10,10:40.